
- 2025-01-21 09:32:18氣凝膠超臨界
- 氣凝膠超臨界技術是一種制備氣凝膠的先進方法。它利用超臨界流體(如二氧化碳)作為溶劑,在特定溫度和壓力下,將前驅體溶解或分散于超臨界流體中,然后通過快速降壓或升溫使超臨界流體迅速氣化,從而得到具有極低密度、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積的氣凝膠材料。這種材料在保溫隔熱、吸附分離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資源:5692個 瀏覽:24次展開
氣凝膠超臨界相關內容
氣凝膠超臨界資訊
氣凝膠超臨界文章
氣凝膠超臨界產品
產品名稱
所在地
價格
供應商
咨詢
- 氣凝膠BET比表面及孔徑分析儀
- 國內 北京
- 面議
-
貝士德儀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 凝膠成像儀ZF-288
- 國內 上海
- 面議
-
上海嘉鵬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 凝膠成像儀|凝膠成像系統 IAS-500
- 國內 北京
- 面議
-
萊普特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 IAS-500凝膠成像儀 凝膠成像系統
- 國內 北京
- 面議
-
北京晨曦勇創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 超臨界萃取裝置
- 國內 上海
- 面議
-
上海巖征實驗儀器有限公司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氣凝膠超臨界問答
- 2024-11-07 15:25:22超臨界流體色譜圖解讀,超臨界流體色譜屬于液相色譜嗎?
- 超臨界流體色譜(SFC)作為一種高效的分離技術,近年來在化學、制藥、環境監測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該技術基于超臨界流體的特性,結合色譜分析原理,可以實現復雜樣品的快速分離和精確分析。超臨界流體色譜的基本原理超臨界流體色譜是一種利用超臨界流體(如二氧化碳)作為流動相的色譜技術。在超臨界狀態下,流體具有液體和氣體的雙重特性,既能提供高溶解度,又具備氣體的流動性。這使得超臨界流體能夠有效地穿透色譜填料,進行樣品分離。色譜圖的結構及關鍵參數超臨界流體色譜的分析結果通常表現為色譜圖,圖中橫軸表示時間或流動相的體積,縱軸則反映的是檢測器響應強度。色譜圖的解讀需要關注以下幾個參數:保留時間:樣品組分通過色譜柱的時間,通常用于推測化合物的極性、大小等物理化學性質。保留時間越短,表示化合物的溶解性越強,分離效率較高。峰面積:峰面積與樣品濃度成正比,可以用來定量分析各組分的濃度。峰形的對稱性與分離質量直接相關,若出現拖尾或前沿現象,可能意味著分離不完全或檢測器反應存在問題。分離度:分離度是評價色譜分離效果的重要指標,反映了不同組分的分離程度。良好的分離度意味著樣品中的不同化合物能夠被有效地分開,減少交叉干擾。色譜峰的形態:理想的色譜峰應為對稱的尖峰。如果峰出現尾跡或前沿,可能是由于樣品與固定相的相互作用不完全,或者檢測條件不適當。影響色譜圖質量的因素在實際操作中,多個因素可能會影響超臨界流體色譜圖的質量。常見的影響因素包括:溫度和壓力控制:超臨界流體的溫度和壓力是調節分離效果的關鍵因素。溫度過高或過低會影響流體的溶解能力,進而影響樣品的分離效果。流動相的選擇:不同的流動相對分離的效果有顯著影響。例如,二氧化碳可以與少量的極性溶劑(如乙醇)混合,以優化分離過程。色譜柱的選擇與維護:色譜柱的材質、尺寸、孔徑等參數對分離效果至關重要。色譜柱的老化、堵塞或者污染都會導致峰形不良或分離不完全。數據解讀的常見挑戰在分析超臨界流體色譜圖時,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常見的問題包括峰形異常(如拖尾、前沿等)、分離度不足以及低靈敏度的檢測。超臨界流體色譜在實際應用中的優勢超臨界流體色譜相較于傳統的液相色譜和氣相色譜,具有更高的分離效率和更快的分析速度。它不僅能處理熱不穩定的樣品,還能實現多種化合物的快速分離,尤其在制藥、環境監測、食品分析等領域中具有獨特的優勢。
50人看過
- 2025-02-14 14:45:15凝膠成像系統介紹圖怎么看?
- 凝膠成像系統介紹圖 凝膠成像系統作為生物醫學領域中重要的實驗工具之一,廣泛應用于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等多個科研領域,幫助研究人員高效、準確地分析和可視化生物樣本中的核酸、蛋白質以及其他分子。這篇文章將介紹凝膠成像系統的工作原理、應用范圍及其在科研中的重要性,同時通過詳細的圖解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一系統的核心功能和優勢。 凝膠成像系統的基本原理 凝膠成像系統的核心技術是利用凝膠電泳分離樣本中的分子,通過特定的染色劑使得分子在紫外線或可見光下顯現,從而達到可視化效果。凝膠電泳是一種常用的分離技術,利用不同分子在電場中的遷移速度差異進行分離。通過凝膠成像系統,研究人員能夠清晰地觀察到不同大小、不同性質的分子帶,從而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凝膠成像系統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三個步驟。研究人員將樣本加到凝膠孔中,并在電場作用下進行電泳分離。使用染料或探針對目標分子進行標記,這些標記物在特定的光源下會發出可見的信號。利用成像系統捕捉信號并生成圖像,研究人員可根據圖像的結果進行定量分析、分子比對等操作。 凝膠成像系統的應用領域 凝膠成像系統在生命科學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常見的應用場景包括DNA、RNA和蛋白質的分析。例如,在基因研究中,凝膠成像系統能夠清晰地展示PCR產物的大小、濃度等信息,為基因擴增實驗提供重要依據。對于蛋白質研究,通過Western Blot實驗,凝膠成像系統也能夠有效地展示蛋白質的分子量及表達情況。 凝膠成像系統還被應用于免疫學、分子診斷、食品安全檢測等多個領域。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凝膠成像系統的功能也不斷拓展。高分辨率、高清成像、自動化分析等特點使得這一系統成為科研實驗室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凝膠成像系統的優勢 凝膠成像系統具備許多其他分析方法無法比擬的優勢。凝膠成像系統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和靈敏度,能夠檢測到微小的分子差異,這對于科研中的分析至關重要。成像系統通常配備有先進的軟件支持,能夠自動化處理實驗數據并生成圖像,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實驗的可靠性。凝膠成像系統的操作簡便,通常不需要復雜的操作即可完成數據的采集和分析,降低了實驗的難度和時間成本。 凝膠成像系統憑借其高效、的特點,已經成為生命科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無論是在基因組學研究、蛋白質分析,還是在臨床診斷和食品檢測等領域,凝膠成像系統都展現出了極大的應用潛力。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凝膠成像系統未來有望實現更高性能、更智能化的提升。對于科研人員來說,掌握這一工具的使用技巧和數據分析方法,將有助于提升實驗的質量和效率,推動科學研究的深入發展。
95人看過
- 2025-04-29 16:20:02凝膠成像儀有什么特點
- 三波長一體化新一代凝膠成像分析系統,專為科研級應用設計,配備了高分辨率的2592×1944像素攝像頭和16bit灰階深度,確保了圖像的高清晰度與細膩度。其獨特的三波長LED光源(藍光/紫外/白光)支持多種實驗需求,并通過電動控制實現精確調整。內置雙核I5處理器、8G內存及256G固態硬盤,配合10寸電容觸摸屏,提供快速響應和直觀操作體驗。智能軟件具備全面的圖像處理功能,包括1D分析、自動識別泳道和條帶等,適用于凝膠電泳結果的分析。該系統結構緊湊且密封良好,防止光泄露,確保了高質量成像效果。產品特點:一體式設計:內置電腦,開機即用,10英寸高清觸摸顯示屏,操作靈敏。多功能光源:陣列透射式光源排布,提供紫外、藍光和白光三種波長選擇,滿足不同樣品的需求。高分辨率成像:科研級工業相機,搭配16bit灰階深度,捕捉細微差異,確保圖像質量。自動化程度高:從光源到切膠裝置的全自動模塊化控制,簡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智能圖像處理:內置軟件支持豐富的圖像編輯功能和1D分析,方便用戶進行數據分析。人性化設計:配備自動保存路徑設置和多樣的圖片命名方式,便于管理和組織文件。安全防護:密閉無光泄露暗箱設計,配以開門自動保護系統,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16人看過
- 2025-04-10 14:15:14超臨界流體色譜法適用范圍有多大?
-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SFC)是一種以超臨界流體為流動相的色譜技術,其適用范圍廣泛且獨特。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闡述其應用領域及技術優勢,并結合文獻資料進行系統性說明。 1. 熱不穩定與高沸點化合物分析 SFC尤其適用于分析氣相色譜(GC)難以處理的熱敏感物質,如炸藥、火箭推進劑及某些藥物成分。超臨界流體的低粘度與高擴散系數可實現快速分離,避免高溫導致的分解風險。例如,火炸藥組分因熱敏性常需低溫分析,而SFC通過調節壓力與溫度參數,在溫和條件下完成高效分離。此外,高沸點或不揮發性物質(如某些天然產物)因難以汽化無法通過GC分析,但可通過SFC直接檢測,彌補了傳統方法的不足。 2. 高分子量與復雜結構物質分離 SFC對高分子量化合物(如聚甲基硅氧烷、聚乙二醇等)及復雜結構物質(如表面活性劑、多聚物)展現出卓越分離能力。其流動相兼具氣體的高滲透性和液體的強溶解性,可有效分離分子量高達10000的聚合物。例如,在石油工業中,SFC用于高級脂肪烴與聚烯烴的分離,其效率顯著優于液相色譜(HPLC)。 3. 手性化合物拆分 手性藥物分析是SFC的核心應用領域之一。相較于HPLC,SFC在拆分對映體時分離時間縮短50%以上,且柱效更高。典型案例包括抗潰瘍藥物(奧美拉唑、泮托拉唑)的對映體拆分,SFC不僅分離效率優于HPLC,還能處理HPLC無法分離的雷貝拉唑等復雜分子。此外,SFC-MS聯用技術進一步提升了手性分析的靈敏度和選擇性,成為藥物質量控制的優選方法。 4. 天然產物與食品成分分析 在食品科學領域,SFC被廣泛用于脂溶性成分(如維生素E、甾醇、類胡蘿卜素)的快速檢測。超臨界CO?的溶解特性使其可同時分析脂肪酸與甘油酯,而傳統方法需分別采用GC和HPLC。例如,植物油中摻假檢測通過SFC-MS實現,其靈敏度比LC/MS/MS提高3倍以上。此外,SFC還能分析糖類、多酚及香料成分,顯著提升食品質量控制效率。 5. 環境污染物監測 SFC在環境分析中展現出獨特優勢,尤其適用于多氯聯苯(PCBs)、多環芳烴(PAHs)等持久性污染物的檢測。其流動相的低粘度允許使用長色譜柱實現高分辨率分離,且無需衍生化預處理。例如,ASTM D6550標準采用SFC-FID聯用技術分析柴油中的芳香烴含量,準確度超越傳統方法。此外,農藥殘留分析中SFC的檢出限比HPLC降低1-2個數量級,成為環境監測的重要工具。 6. 工業與特殊材料應用 SFC在聚合物加工、催化劑再生及含能材料分析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例如,火箭推進劑中的硝胺類化合物可通過SFC在10分鐘內完成分離,而HPLC需30分鐘以上。在材料科學領域,SFC用于分析金屬有機化合物與硅氧烷衍生物,其分離速度比HPLC快3倍。此外,SFC在原子能工業廢物處理中的應用研究顯示,其對放射性物質的分離效率達到99.8%。 7. 與傳統色譜技術的互補性 SFC填補了GC與HPLC之間的技術空白。相較于GC,SFC可處理分子量更大的化合物(擴展至25000 Da)且無需高溫;與HPLC相比,SFC的柱效提升3倍,溶劑消耗減少70%,分析時間縮短50%。例如,在碳氫化合物分析中,SFC的譜帶展寬僅為GC的1/3,且能同時分離飽和烴與烯烴。這種互補性使其在復雜樣品多維度分析中成為關鍵技術。 局限性及改進方向 盡管SFC優勢顯著,但其對強極性化合物的處理能力有限,需添加甲醇或水(≤5%)作為改性劑。此外,設備成本較高(約比HPLC貴30%)限制了普及。未來隨著亞2μm填料柱與聯用技術的發展,SFC在極性物質分析與高通量檢測中的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綜上所述,超臨界流體色譜法憑借其獨特的物理性質與廣泛的兼容性,已成為藥物研發、食品安全、環境監測及材料科學等領域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其技術優勢與不斷創新的聯用方案,將持續推動復雜樣品分析技術的進步。
45人看過
- 2023-07-11 11:08:17超臨界萃取的基本原理
- 1、萃取劑超臨界萃取所用的萃取劑為超臨界流體。超臨界流體是介于氣液之間的一種既非氣態又非液態的物態,這種物質只能在其溫度和壓力超過臨界點時才能存在。超臨界流體的密度較大,與液體相仿,而它的粘度又較接近于氣體。因此超臨界流體是一種十分理想的萃取劑。2、超臨界流體的溶劑強度取決于萃取的溫度和壓力利用這種特性,只需改變萃取劑流體的壓力和溫度,就可以把樣品中的不同組分按在流體中溶解度的大小,先后萃取出來。(1)在低壓下弱極性的物質先萃取,隨著壓力的增加,極性較大和大分子量的物質與基本性質,所以在程序升壓下進行超臨界萃取不同萃取組分,同時還可以起到分離的作用。(2)溫度變化體現在影響萃取劑的密度與溶質的蒸汽壓兩個因素,在低溫區(仍在臨界溫度以上),溫度升高降低流體密度,而溶質蒸汽壓增加不多,因此,萃取劑的溶解能力時的升溫可以使溶質從流體萃取劑中析出,溫度進一步升高到高溫區時,雖然萃取劑的密度進一步降低,但溶質蒸汽壓增加,揮發度提高,萃取率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有增大的趨勢。(3)除壓力與溫度外,在超臨界流體中加入少量其他溶劑也可改變它對溶質的溶解能力。其作用機理至今尚未完全清楚。通常加入量不超過10%,且以極性溶劑甲醇、異丙醇等居多。加入少量的極性溶劑,可以使超臨界萃取技術的適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到極性較大化合物。二、超臨界萃取的實驗裝置與萃取方式1、超臨界萃取的實驗裝置多功能超臨界多元流體分步萃取、重組萃取、有毒物成份萃取囘收、超低微量成份萃取回收、精餾、萃取精餾、逆溛萃取、液液萃取、萃取冷凍結晶、多元溶媒的全封閉循環系統以及保健食品的膨化、脫色、脫硫、脫腥異味、著色、加香等的精制加工工業試驗裝置。單純超臨界CO2萃取成套設備2、超臨界流體萃取的流程如附圖所示,它包括:(1)超臨界流體發生源,由萃取劑儲瓶、高壓泵及其他附屬裝置組成,其功能是將萃取劑由常溫壓態轉化為超臨界流體。(2)超臨界流體萃取部分,由樣品萃取管及附屬裝置組成,處于超臨界態的萃取劑在這里將被萃取的溶質從樣品基質中溶解出來,隨著流體的流動,使含被萃取溶質的流體與樣品基體分開。(3)溶質減壓吸附分離部分,由噴口及吸收管組成,萃取出來的溶質及流體,必須由超臨界態經噴口減壓降溫轉化學常溫常壓態,此時流體揮發逸出,而溶質在吸收管內多孔填料表面,用合適溶劑洗吸收管,就可把溶質洗脫收集備用。高壓泵--萃取管--吸收管--收集器--超臨界流體鋼瓶--溶劑洗脫泵2、超臨界萃取的方式超臨界流體萃取的方式可分為:a、動態法:簡單、方便、快速,特別適合于萃取在超臨界流體萃取劑中溶解度很大的物質,而且樣品基體又很容易被超臨界流體滲透的場合。b、靜態法:適合于萃取與樣品基體較難分離或在萃取劑流體內溶解度下大的物質,也適合于樣品基體較為致密、超臨界流體不易滲透的場合,但萃取速度較慢。三、超臨界流體及萃取條件的選擇1、超臨界流體的選擇基本原理為:CO2的臨界溫度(Tc)和臨界壓力(Pc)分別為31.05℃和7.38MPa,當處于這個臨界點以上時,此時的CO2同時具有氣體和液體雙重特性。它既近似于氣體,粘度與氣體相近;又近似于液體,密度與液體相近,但其擴散系數卻比液體大得多。是一個優良的溶劑,能通過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和擴散作用將許多物質溶解。同時,在稍高于臨界點的區域內,壓力稍有變化,即引起其密度的很大變化,從而引起溶解度的較大變化。因此,超臨界CO2可以從基體中將物質溶解出來,形成超臨界CO2負載相,然后降低載氣的壓力或升高溫度,超臨界CO2的溶解度降低,這些物質就沉淀出來(解析)與CO2分離,從而達到提取分離的目的。不同的物質由于在CO2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同一物質在不同的壓力和溫度下溶解狀況不同,使這種提取分離過程具有較高的選擇性。CO2是目前用得最 多的超臨界流體,它不但是很強的溶劑,可以萃取食品加工中范圍很廣的化合物,而且相對來說,性質穩定,價格便宜,無毒,不燃燒,可循環使用。因此特別適用于萃取揮發和熱敏性物質。與傳統溶劑正己烷、二氯甲烷相比,具有顯著的優越性。從溶劑強度考慮,超臨界氨氣是最 佳選擇,但氨很易與其他物質反應,對設備腐蝕嚴重,而且日常使用太危險。超臨界甲醇也是很好的溶劑,但由于它的臨界溫度很高,在室溫條件下是液體,提取后還需要復雜的濃縮步驟而無法采用,低烴類物質因可燃易爆,也不如CO2那樣使用廣泛。2、萃取條件的選擇萃取條件的選擇有幾種情況:(1)是用同一種流體選擇不同的壓力來改變提取條件,從而提取出不同類型的化合物;(2)是根據提取物在不同條件下,在超臨界流體中的溶解性來選擇合適的提取條件;(3)是將分析物沉積在吸附劑上,用超臨界流體洗脫,以達到分類選擇提取的目的;(4)是對極性較大的組分,可直接將甲醇加入樣品中,用超臨界CO2提取,或者用另一個泵按一定比例泵入甲醇與超臨界CO2,來達到增加萃取劑強度的目的。影響萃取效率的因素除了萃取劑流體的壓力、組成、萃取溫度外,萃取過程的時間及吸收管的溫度出會影響到萃取及收集的效率,萃取時間取決于兩個因素:(1)是被萃取物在流體中的溶解度,溶解度越大,萃取效率越高,速度也越快;(2)是被萃取物質在基體中的傳質速率越大,萃取越完全,效率也越高。收集器或吸收管的溫度也會影響到回收率,降低溫度有利于提高回收率。超臨界流體減壓后,用于收集提取物的方法主要有兩類:(1)離線SFE:操作簡單,只需要了解提取步驟,樣品提取物可用其他合適的方法分析。(2)在線SFE或聯機SFE:不僅需要了解SFE,還要了解色譜條件,而且樣品提取物不適用于其他方法分析,其優點主要是消除了提取和色譜分析之間的樣品處理過程,并且由于是直接將提取物轉移到色譜柱中而有可能達到最 大的靈敏度。三、超臨界流體萃取在食品工業的應用實例超臨界流體萃取在食品中的應用,主要是近20年的事情。在食品加工中,幾乎都采用CO2作為萃取劑。1、植物油的萃取(大豆、向日葵、可可、咖啡、棕櫚等的種子)2、動物油的萃取(魚油、肝油等)3、從茶、咖啡中脫除咖啡 因,啤酒花的萃取(可消除農藥的污染)茶葉中富含咖啡 因,約占干物量的2%~5%,咖 啡因是一種生物堿,對人體新陳代謝有著廣泛的影響,有些是有益的,有些就是不很合乎需要,過量消費咖 啡因會影響健康,有些人吃進很少的咖 啡因也受不了。早在50年代就出現了脫咖啡 因紅茶,起初都是使用有機溶劑法,該方法會改變茶葉的色、香、味、形,尤其是不可避免地存在有機溶劑殘留。隨著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研究應用的深入,人們轉而使用超臨界CO2萃取技術來生產脫咖啡 因紅茶。4、食品的脫脂(無脂淀粉、油炸食品等)5、香料的萃取6、植物色素的萃取及各種物質的脫色、脫臭超臨界CO2的性質與正己烷的極性相似,因此特別適于萃取脂溶性成分。如β-胡蘿卜素、辣椒紅素、煙脂樹橙、葉黃素等。此外,通過使用不同的夾帶劑,可以改變CO2的極性,從而使萃取范圍擴大。利用超臨界CO2萃取海藻中的胡蘿卜素。用丙酮作夾帶劑,可提高萃取率。
230人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