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絕緣油介損及電阻率全自動試驗儀
- 品牌:北京北廣精儀
- 型號: GDAT-C1
- 產地:北京 海淀區
- 供應商報價:¥35000
-
北京北廣精儀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更新時間:2025-06-05 10:05:02
-
銷售范圍售全國
入駐年限第10年
營業執照已審核
- 同類產品薄膜全自動介電常數測試儀(23件)
立即掃碼咨詢
聯系方式:400-855-8699轉8003
聯系我們時請說明在儀器網(www.yosen.net.cn)上看到的!
掃 碼 分 享 -
為您推薦
產品特點
- 絕緣油介損及電阻率全自動試驗儀儀器內部采用全數字技術,全部智能自動化測量,配備了大屏幕彩色觸摸屏,全中文菜單,每一步驟都有中文提示,測試結果可以打印輸出,操作人員不需專業培訓就能熟練使用。
詳細介紹
絕緣油介損及電阻率全自動試驗儀是依據GB/T5654-2007《液體絕緣材料 相對電容率、介質損耗因數和直流電阻率的測量》設計制造的高精密一體化檢測儀器。主要用于絕緣油等液體絕緣介質的介質損耗因數和直流電阻率的測量,內部集成了介損油杯、溫控儀、溫度傳感器、介損測試電橋、交流試驗電源、標準電容器、高阻計、直流高壓源等主要部件。,該儀器應用先進的測控技術,全自動完成升溫、控溫、高速數據采樣、運算、顯示、打印及存儲等過程。先進的測量原理和高度數字化技術,使您的工作變得更加輕松、便捷。
絕緣油介損及電阻率全自動試驗儀儀器特點
1. 高度自動化,升溫、測量介損 、測量電阻率可一次完成;
2. 油杯采用符合國標GB/T5654-2007的三電極式結構,極間間距2mm,可消除雜散電容及瀉漏對介損測試結果的影響;
3、儀器采用中頻感應加熱,PID控溫算法。該加熱方式具備油杯與加熱體非接觸、加熱均勻、速度快、控制方便等優點,使溫度嚴格控制在預設溫度誤差范圍以內。
4、采用先進的DSP和FFT技術,確保數據穩定、準確、可靠。
5、內部標準電容器為SF6 充氣三點極式電容,該電容的介損及電容量不受環境溫度、濕度等影響,使儀器精度在長時間使用后仍然得到保證。
6、大屏幕彩色觸摸屏,中文操作菜單,人家對話方便,操作簡潔明了,一目了然。
7、具有開蓋斷高壓,油杯高低壓電極短路等溫馨提示,消除安全隱患,確保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和設備的正常運行。
8、自帶實時時鐘,測試日期、時間可隨測試結果保存、顯示、打印;設備可以顯示環境溫度,對試驗環境實時進行檢測。
9、自動存儲測量數據,可存儲100組測量數據。
10. 空電極杯校準功能。測量空電極杯的電容量和介質損耗因數,以判斷空電極杯的清洗和裝配狀況。校準數據自動保存,以利于相對電容率和直流電阻率的精確計算。
產品主要技術指標
測 量 范 圍: 電容量 5pF~200pF
相對電容率 1.000~30.000
介質損耗因數 0.00001~100
直流電阻率 2.5 MΩm~20 TΩm
測 量 精 度: 電容量 ±(1%讀數+0.5pF)
相對電容率 ±1%讀數
介質損耗因數 ±(1%讀數+0.0001)
直流電阻率 ±10%讀數
分 辨 率: 電容量 0.01pF
相對電容率 0.001
介質損耗因數 0.00001
測 溫 范 圍: 0~125℃
溫度測量誤差: ±0.5℃
交流實驗電壓: 0~2000V 連續可調,頻率50Hz
直流試驗電壓: 0~500V 連續可調
功 耗: 100W
外 型 尺 寸: 420mm*380mm*385mm
總 重 量: 21Kg
(相對)電容率permittivity(relative)絕緣材料的相對電容率是一電容器的兩電極周圍和兩電極之間均充滿該絕緣材料時所具有的電容量C.與同樣電極結構在真空中的電容量C.之比。用該電極在空氣中的電容量C.代替C,對于測量相對電容率具有足夠的精確度。GB/T5654-2007/IEC 60247:2004式中:PF-一功率因數:tan 介質損耗四數。直流電阻率(體積)絕緣材料的體積電阻率是在材料內的直流電場強度與穩態電流密度的比值。排,由阻率的單位是歐的米(Ω*m).概述電容率、tan8和電阻率,無論是單一還是全部,都是絕緣液體的固有質量和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這些參數都可用于解釋所要求的介電特性發生偏離的原因,也可解釋其對于使用該液體的設備所產生的潛在影響。
電容率和介質損耗周數(tan)電氣吧緣液體的電容率和分質報秏因數(tan8)在相當大程度上取決于試驗條件,特別是溫度和施加電壓的頻率,電容率和介質損耗因數都是介質根化和材料電導的度量。在工頻和足夠高的溫度下,與本方法中推薦的一樣,損耗可僅歸因于液體的電導,即歸因于液體中自由載流子的存在。因此,測量高純凈絕緣液體的介電特性,對判別電離雜質的存在很有價值。介質損耗與測量頻率成反比,且隨介質粘度的變化而變化。試驗電壓值對測量擔耗因數影響不大,它道常只是受電橋的靈敏度所限制。但是,應考慮到高的電場強度會引起電極的二次效應,介質發熱。
放電等影響。較大的雜質所引起的電容率的變化相對較小,而其介質損耗則強烈地受極小量的可電離溶解雜質或膠體微粒的影響。某些液體有控大的極性,所以對未質的敏感性較之貓氫化音物液體要漏得多。極
性還導致它有較高的溶解和電離的能力,因此在操作時要比對碳氫化合物液體更應小心。通常認為初始值能較好地代表液體的實際狀態,所以更希望能在一達到溫度平衡時就測量介質損耗因數.介質洪耗國數對溫度的變化很敏感,通常晶隨溫度的增加成指數式的增大.因此需要在足夠精確的溫度條件下進行測量。下面所述的方法使試樣溫度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與試驗池平衡。
電阻率用本標準的方法測得的電阻率通常并不是真正的電阻率。當施加直流電壓后,由于電荷遷移,將使
液體的起始特性發生隨時間面變化。真正的電阻率只有在低電壓下且在剛施加電壓后才可得到。本標
準使用比較高的電壓且經校長時間,因此,其結果通常是與CB/T 21216--2007所得到的不同。本標準中液體的電阻率測量結果與試驗條件有關,主要有。a)溫度GB/T5054--2007/TEC 60247:2004當在同一試樣上相繼測量電容率、提耗四數和電阻率時,上頻下圓量應在對試樣跑加直流電壓以前進行,工頻試驗后,應將兩電極短路1min后再開始測量電阻率,導致錯誤結果的因素雖然只有嚴重污染才會影響電容豐。但俄量的行染卻胞很烈地膨響ume和電阻率。
不可靠的結果通常是由于不適當的取樣或處理試樣所造成的污染,由未洗凈試驗池或吸收了水份,特別是存在不溶解的水份所引起。在貯藏期間長久暴露在強光線下會導致電介質劣化,采用所推薦液體樣品貯存和運輸以及試驗池的結構和凈化的標準化程序,可使由污染引起的誤差減至最小。
儀器試驗池同一試驗池可用來測量電容率、介質損耗因數和直流電阻率。適合于這些用途的試驗池應符合如下要求。試驗池應設計成能容易拆洗所有的部件,并易于重新裝配而不致明顯地改變空池的電容量。同時試驗施還應能在所要求的恒定程度下使用,并提供以廚圃檔確皮米測量和控制被體溫度的力法。外
加熱的爐(或浴)或內部電加熱的試驗池都可以使用。用來制造試驗池的材料應是無氣孔的,并能經受所要求的溫度,電極的中心對推應不受溫度變化的影響。
與被試液體接觸的電極表面應拋光如鏡而,以便清洗容易。液體和電極之同應沒有相互的化學作用,它們也不應受清洗材料的影響。用不銹鋼制造的試驗池(電極)對試驗所有類型的絕緣液體都是適用的,不應使用倡和鋁合全做電極,因為它們合被堿性的洗凈劑腐蝕。注:通常在表面上電鍍不如一種金屬制成的電極好。但表面鍍金,鐮或銠,只要值得好并保持完好無損也可滿意地使用。股鋼鍍儲電極較妤且具有較低熱膨脹的優點,也可采用在黃鋼上鍍俊或金和在不銹鋼上鍍鎳的電極。
用來支撐電極的固體絕緣材料應具有較低的介質損耗因數和較高的電阻率,這些固體絕緣材料不應吸收參照液體,被試液體以及清洗材料,也不應受它們的影響,拉:透常認為熔融石類是用份試渲感合適的范緣材料自于普遞金屬和石美的線膨恭系數不同,它們掛合國之間俑要具有充分的經向間除,但應注意到這間胞會減小電極閏距的精度。保護電極和測量電極之間橫跨液面及固體絕緣材料的距離應足夠大,以便能承受施加的試驗電壓,要求的任何試驗池均可使用,用于低黏度液體和施加電壓不超過2000V的試驗池
三端試驗池提供了足以屏蔽測量電極的有效保護電極系統。當進行極精密的電容率測量時應選擇三端試驗池,在這種測量中,如有必要,還要求加上一個可拆卸的特殊屏蔽環,并與連接測量電極和電橋的網軸電纜的外層導體(屏蔽)相逢接。在用兩端試驗池時,引線屏蔽層通常是接到保護電極的。為了防止屏蔽層同任何其他表而接觸,應將它牢牢地夾在電纜的絕緣層上。當用這樣的試驗池測量電阻率時,空池的絕緣撐環的電阻至少是被測液體電阻的100倍。同樣,在文流下測量介質損耗因數也應有相應的比值。對于較好的絕緣液體,可能由于絕緣撐環附加的投耗而改變測量值。為此,建議使用在兩電極間無任何固體絕緣材料支撐的試驗池,這樣的空試驗池的報耗因數在50Hz時應低于10°。為了使與液休接觸表面的污熱影響減到最小,建議采用具有電極表面面積與液休林積之比小的試驗池,例如小于5/cm。GB/T5654--2097/1EC 60247:2004
測量試驗池非自動加熱,當其溫度達到所要求試驗溫度的±1℃時,應于10min內開始測量提耗因數.
在測量時施加電壓,完成初次測量后(如果需要,也包括測量電容率和電阻率時),倒出試驗液體,再
用第二份試樣充滿試驗池,操作程序和次相同,但省去涮洗。重復測呈,兩次測得的an值之差
應不大于0.0001加兩個值中較大的25%。注;只有鑒定und值較小的產品時才需要重復測量,例行試驗不需要重復測量。如果不滿足上述要求,劇繼縫充埴試樣測量,直到相鄰兩次tan8別量值之差不超過0.0001加兩個值中較大的25%為止,此時認為測量是有效的。
推告
報告兩次有效測量值的平均值作為試樣的損耗因數(tand)。
報告應包括:
)電場強度
b)施加電壓的頻率;
e)試驗掘度。
13相對電容率的測量
測量首先測量以干燥空氣為介質的干凈試驗池的電容量,然后測量裝有已知相對電容率為e的液體的
電容量。按下式計算電極常數C和修止電容C
式中
C一電極常數:
C一一充有已知相對電容率為。的校準溶液的試驗池的電容量:
C.一一以空氣作為介質的試驗池的電容量:
C.一一修正電容,
測量裝有被試液體的試驗池的電容量C,并按下式計算相對電容率e
------------------(5)
式中,
。一被試液體的相對電容率;
C.一一被試液體的電容量:
C.一--以空氣作為介質的試驗池的電容量,
C,一修正電容。
重復試驗,直至相鄰兩次測試值的差不大于較大值的5%,則認為測量是有效的。
絕緣油介損及電阻率全自動試驗儀是一種用于電力設備中絕緣油(或其他液體絕緣介質)關鍵性能參數測量的精密儀器,主要實現對介質損耗因數(tanδ)和體積電阻率(ρ)的一體化、自動化測試。其核心特點和技術規范如下:
一、核心功能
?雙參數測量?
?介質損耗因數(tanδ)?:反映絕緣油在交變電場下的能量損耗程度,分辨率達0.001%,精度±(示值×1%+0.0001)。
?體積電阻率(ρ)?:表征絕緣油的絕緣能力,測量范圍覆蓋10?~101? Ω·m(部分型號擴展至100TΩ·m),精度±(讀數×10%)。
?全自動流程?
自動完成進樣、升溫、控溫、數據采集、計算、存儲及打印。
二、關鍵技術特點
?三電極油杯設計?
電極間距2mm,符合GB/T 5654-2007/IEC 60247標準,有效消除雜散電容干擾。
?智能溫控系統?
采用中頻感應加熱+PID算法,控溫范圍室溫~120℃,精度±0.5℃。
?高精度測量技術?
數字信號處理(DSP)與小波分析技術提升抗干擾性;
SF?充氣標準電容器確保長期穩定性。
?人機交互優化?
大尺寸液晶觸控屏(240×128至320×240),中文菜單指引;
支持數據存儲(800組以上)與無線遠程控制(部分型號)。
三、安全與性能保障
?多重保護機制?:過壓、過流、高壓短路自動切斷,開蓋斷電防護;
?電源適應性?:AC-DC-AC電源轉換,兼容市電波動或發電機供電;
?環境適應性?:工作溫度-5℃~40℃,濕度<75%。
四、典型應用場景
?電力設備維護?:變壓器油新油驗收、運行油老化狀態評估;
?實驗室檢測?:絕緣液體介質性能的標準化測試。
附:代表性技術參數(綜合主流型號)
?參數項?
?范圍/精度?
tanδ測量范圍
0.00001~1(分辨0.001%)
ρ測量范圍
10?~101? Ω·m(部分至100TΩ·m)
測試電壓
AC 0~2000V / DC 0~500V
控溫精度
±0.5℃(室溫~120℃)
電源輸入
AC 220V±10%, 50Hz
重量
9~18kg
絕緣油介損及電阻率全自動試驗儀是用于電力設備絕緣油性能檢測的一體化精密儀器,其核心信息如下:
一、基本定義與用途
?功能定位?:全自動測量絕緣液體的?介質損耗因數(tanδ)?、?體積電阻率(ρ)?及介電常數,服務于變壓器等設備的絕緣油質量評估。
?核心應用?:電力設備新油驗收、運行油老化狀態監測。
二、關鍵技術參數
1. ?測量能力?
?參數?
?范圍與精度?
?介質損耗因數?
范圍:0.00001~1,分辨率0.001%,精度±(示值×1%+0.0001)
?體積電阻率?
范圍:10?~101? Ω·m(部分型號擴展至100TΩ·m),精度±(讀數×10%)
?測試電壓?
AC 0-2000V(可調)、DC 0-500V
2. ?溫控系統?
?控溫范圍?:室溫~120℃,精度±0.5℃;
?加熱方式?:中頻感應加熱+PID算法,升溫快且均勻。
3. ?結構特性?
?電極設計?:三電極油杯(間距2mm),符合GB/T 5654-2007/IEC 60247標準;
?抗干擾技術?:數字信號處理(DSP)與小波分析;
?安全防護?:過壓/過流/高壓短路自動切斷,開蓋斷電保護。
三、智能化與操作
?自動化流程?:自動完成進樣、清洗、測試、存儲及打?。?/p>
?人機交互?:觸控液晶屏(240×128至320×240),中文菜單指引;
?數據管理?:存儲≥800組數據,支持無線遠程控制(有效距離100米)。
四、工作條件與環境
?電源輸入?:AC 220V±10%,50Hz,功率約600W;
?環境要求?:溫度-5℃~40℃,濕度<75%;
?設備重量?:9-18kg
絕緣油介損及電阻率全自動試驗儀的工作原理基于對絕緣油在電場作用下的極化特性與導電性能的精密測量,核心流程如下:
一、溫度控制原理
?加熱機制?
采用高頻感應爐加熱,在油樣溫度較低時啟動大功率快速升溫,接近預設溫度時切換為小功率PWM(脈沖寬度調制)加熱,確保溫度均勻性。
?控溫?
溫控CPU實時采集油杯內部溫度,通過PID算法動態調整PWM占空比,將溫度誤差控制在±0.5℃以內(預設范圍:室溫~120℃)。
二、介質損耗因數(tanδ)測量原理
?信號施加與采集?
向油杯加壓極和內部標準電容器同步施加AC 1000V~2000V交流電壓(頻率50Hz/60Hz)。
?數據處理?
兩路信號經PGA(可編程增益放大器)調節后,由ADC進行同步采樣,傳輸至DSP(數字信號處理器)。
?參數計算?
DSP對采樣數據進行濾波、FFT(快速傅里葉變換)分析,計算出介質損耗角正切值(tanδ)、等效電容(C<sub>x</sub>)及介電常數(ε)。
三、體積電阻率(ρ)測量原理
?直流高壓施加?
向油杯加壓極施加DC 0~500V直流電壓,在測試回路中產生微弱電流。
?信號放大與轉換?
電流信號經放大電路處理后,由ADC轉換為數字信號并傳輸至DSP。
?參數計算?
DSP通過歐姆定律計算絕緣電阻(R<sub>x</sub>),并換算為體積電阻率(ρ),公式:ρ = R<sub>x</sub> × (電極常數) 。
四、自動化控制與安全機制
?全流程自動化?
主控CPU協調進樣、清洗、溫控、測量及數據存儲/打印,無需人工干預。
?多重安全防護?
過壓、過流或高壓短路時自動切斷電源,開蓋瞬間觸發斷電保護。
?關鍵設計?:
?抗干擾技術?:采用小波分析與數字濾波,確保復雜環境下的測量精度;
?電極結構?:三電極油杯(間距2mm)符合IEC 60247標準,減少邊緣電場干擾;
?溫度補償?:測試全程恒溫,消除溫度對介損及電阻率的影響。
此工作原理通過一體化設計實現絕緣油關鍵性能的高精度、自動化檢測,為電力設備狀態評估提供可靠數據支撐。
介質損耗的物理實質是電介質在交變電場作用下將部分電能轉化為熱能的過程,其核心意義可通過以下要點闡釋:
一、能量轉換本質
?損耗機制?
電介質內部因?極化弛豫?(偶極子轉向滯后于電場變化)和?離子電導?產生能量耗散,電能以熱能形式釋放。
損耗功率取決于材料微觀結構(如分子極性、雜質含量)及外部條件(溫度、電場頻率)。
二、參數表征意義
?參數?
?物理意義?
?介質損耗角δ?
總電流與電容電流的相位差,反映電能轉化為熱能的滯后程度(δ越大,損耗越顯著)
?tanδ?
損耗角正切值,定義為?有功功率(P)與無功功率(Q)之比?(tanδ = P/Q),定量表征損耗效率
三、工程指導價值
?絕緣性能評估?:tanδ值直接關聯絕緣材料老化狀態(受潮/劣化時tanδ激增),是預測設備熱擊穿風險的關鍵指標。
?高頻應用限制?:高介質損耗會導致信號傳輸衰減,限制材料在射頻、微波領域的應用效能。
?核心公式佐證?:
介質損耗功率 P=U2ωCtan?δP=U2ωCtanδ (UU:電壓,ωω:角頻率,CC:電容),揭示損耗與tanδ、頻率及電容的乘積呈正比。綜上,介質損耗的物理意義本質是?電能-熱能轉換效率的量化表達?,其參數tanδ為絕緣材料性能和適用場景的核心判據
介質損耗角δ與tanδ的關聯可從物理定義與工程應用兩個維度解析,核心關系如下:
一、物理定義關聯
?δ的本質?
?損耗角δ?:在交變電場中,絕緣介質總電流相位與無功電容電流相位的夾角(即功率因數角φ的余角),反映電能轉化為熱能的滯后程度。
?δ的物理意義?:δ越大,表明介質中?有功電流分量?占比越高,能量損耗越顯著。
?tanδ的定義?
?tanδ = 有功功率(P)/ 無功功率(Q)?,即損耗角的正切值,直接量化介質損耗效率。
?數學關系?:tanδ是δ的函數(tanδ = tan(90° - φ)),二者通過三角函數直接關聯,但tanδ具有更強的工程實用性。
二、工程意義關聯
?參數?
?核心價值?
?關聯說明?
?δ?
理論角度描述損耗滯后性,但受試品尺寸/電壓影響大,難以直接用于比較。
δ是tanδ的計算基礎,但其數值微?。ㄍǔ#?°),直接測量靈敏度低。
?tanδ?
無量綱比值,?與介質單位體積能量損耗成正比?,且與試品尺寸無關,是標準化的損耗評價指標。
tanδ通過δ導出(tanδ = tan(90° - φ)),但消除了外部因素干擾,成為絕緣性能的核心判據。
?關鍵結論?:
?關系式?:介質損耗功率 P∝tan?δP∝tanδ(P=U2ωCtan?δP=U2ωCtanδ),證明?tanδ直接決定能量損耗大小?;
?工程選擇?:因tanδ對介質老化/受潮更敏感(如絕緣油劣化時tanδ激增),且測量不受試品形狀約束,實際檢測均以tanδ為核心參數。
綜上,δ是介質損耗的?物理角度表征?,而tanδ是δ的?數學變換與工程簡化?,二者本質統一但tanδ更具標準化價值
介質損耗角δ與tanδ的關聯本質是?物理角度定義與工程量化指標的轉換關系?,具體關聯如下:
一、定義關聯
?物理角度關系?
00001.
?δ?:電介質在交變電場中總電流與無功電流(電容電流)的相位夾角,反映電能轉化為熱能的滯后程度。?tanδ?:定義為δ的正切值(tanδ = tan(90° - φ)),即 ?有功電流分量(I<sub>R</sub>)與無功電流分量(I<sub>C</sub>)的比值?:tandelta=fracIRICtandelta=fracIRIC此關系直接源于電流向量圖的幾何特性.
?能量損耗表達?介質損耗功率公式為:P=U2omegaCtandeltaP=U2omegaCtandelta
其中P與tanδ成正比,而δ本身不直接參與計算。二、工程價值關聯
?參數?
?特征?
?工程局限性?
?δ?
理論角度描述損耗滯后性
數值微?。ㄍǔ#?°),測量靈敏度低;受試品尺寸、電壓影響大,難以橫向比較。
?tanδ?
?無量綱比值?,與介質單位體積損耗能量成正比,且與試品尺寸無關
對絕緣老化/受潮敏感(如tanδ突增預示缺陷),成為標準化檢測核心參數。
?關鍵結論?:
?數學關聯?:tanδ是δ的函數,但通過比值形式消除了外部變量干擾;
?工程選擇?:因tanδ直接量化損耗效率且普適性強,實際檢測均以tanδ替代δ作為絕緣性能判據。
三、物理意義對比
?δ的物理意義?:相位差角度,表征電能熱轉換的滯后性;?tanδ的物理意義?:?損耗效率的量化指標?(單位體積能耗),決定介質適用性與壽命。綜上,δ是介質損耗的?基礎物理量?,而tanδ是其?工程實用化表達?,二者通過三角函數關聯,但tanδ因標準化優勢成為絕緣診斷的核心參數。
相關產品